讓老城“腹地”變“福地”
金山街道黨建引領青春賦能
金山網訊 潤州腹地,百年京畿。自去年8月潤州區金山街道黨工委對京畿路實施“精改微提”以來,這條曾經商賈云集、文人留墨的“京畿曉發”之地,通過“青創+共治”模式,實施“半保留半再生”改造。短短半年間,這條老街實現了從傳統到現代的華麗轉身,不僅煥發了新的活力,更成為市民與游客心中的熱門打卡地。
黨建引領,是京畿路改造升級的核心動力。面對基礎設施滯后、業態單一等難題,金山街道黨工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,成立了京畿路—大西路“紅色早市一條街”共治聯盟。這一聯盟以黨建為紐帶,匯聚了街道、社區、商戶、共建單位以及青年志愿者等多方力量,共同參與到街區的管理與建設中來。為了更有效地收集和解決商戶與居民的需求,街道還搭建了“梧桐街事會”議事平臺,街道、社區的青年黨員們化身“紅色管家”,通過設立在街區的6處流動議事點,及時響應并處理各類小問題,如增設停車指示牌、加強文明引導、開展集章宣傳活動等,極大地提升了街區的整體環境和居民的生活質量。
在新舊碰撞中,京畿路的文化底蘊得到了新的詮釋與傳承。金山街道黨工委錨定了“文化金山 幸福金山”的發展方向,鼓勵青年創業者結合老街的歷史文化與現代審美,創造出具有獨特魅力的新業態。例如,“張維鳳糕團糖水鋪”的青年主理人,以國潮國風和傳統小吃糕點技藝為切入點,精心打造店內復古氛圍,不僅喚醒了幾代人的味覺記憶,更成為街區文化的一大亮點。而“87而遇”咖啡店的青年主理人,在創業初期便深挖京畿路的歷史背景,巧妙地將民國建筑元素融入現代設計中,更是在老宅的天井中嵌入“觀景裝置”,讓游客在品味咖啡的同時,也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韻味。街道黨工委還牽頭組織了11家商戶參與“蛇么都好”店招美陳評比活動,通過客流量的反饋,動態調整文化提升的重點,進一步展現了老街多元而獨特的魅力。
治理升級,是京畿路持續繁榮的重要保障。隨著街區商戶等新業態群體的蓬勃生長,街區治理的矛盾也日益增多。為了有效應對這一挑戰,金山街道黨工委深化街區大黨委建設,推動治理共同體的形成,將被服務對象轉化為服務力量。通過7場議事會的深度鏈接,街社商居與共建單位、黨員志愿者等共治“合伙人”緊密合作,形成了“一方吹哨 多方報到”的響應機制。這一機制不僅提高了街區治理的效率,更激發了各方參與街區建設的積極性。例如,“米店”料理店的青年主理人積極響應社區門前三包政策,第一時間發現并及時處置了京畿路135號垃圾桶的火情,有效節約了社區的安全防護資源。而“張維鳳糕團糖水鋪”的青年主理人,則積極參與社區的七夕、婦女節等活動,為金婚老人定制蛋糕,不僅促進了各方感情的融合,更實現了青年發展與老城復蘇的價值共振。(吳凱 記者 孫晨飛)
責任編輯:彭羽佳